作者 |
专著名称 |
出版社 |
出版日期 |
覃国生 |
壮族 |
民族出版社 |
1984 |
王宗孟 |
语言学概论答问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1986 |
韦茂繁 |
说话艺术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1989.01 |
袁鼎生 |
簪山带水美相依 |
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|
1989 |
容本镇 |
古海角血祭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1990 |
袁鼎生 |
天下第一美山水 |
漓江出版社 |
1990 |
袁鼎生 |
简明审美学 |
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|
1990 |
蒙元耀 |
壮语词典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1991 |
韦树关 |
民族教育现状与展望(副主编)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1992.05 |
苏志伟 |
爱的风筝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1992.05 |
蒙元耀 |
广西通志 |
广西人民出版社 |
1992.07 |
农学冠 |
广西通志·民俗志 |
广西人民出版社 |
1992.07 |
舒化龙 |
现代瑶语研究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1992.07 |
黄秉生 |
文艺欣赏心理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1992.12 |
徐治平 |
散文春秋 |
广西人民出版社 |
1992 |
朱慧珍 |
美学理论基础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1992 |
徐治平 |
当代散文艺术论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1993 |
徐治平 |
边境八万里 |
漓江出版社 |
1993 |
农学冠 |
盘瓠神话新探 |
广西人民出版社 |
1994.12 |
徐治平 |
散文诗美学论 |
广西教育出版社 |
1994 |
朱峻之 |
字义源流详释 |
黄山出版社 |
1994 |
海虑太 |
白话渊海子平注评 |
中州古籍出版社 |
1995.09 |
林建华 |
莫泊桑短篇小说研究 |
广西接力出版社 |
1995.09 |
袁鼎生 |
审美场论 |
广西教育出版社 |
1995 |
袁鼎生 |
西方古代美学主潮 |
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|
1995 |
林建华 |
中西文学比较研究 |
漓江出版社 |
1996.06 |
韦达 |
汉语翻译理论与技巧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1996.07 |
徐治平 |
摄影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1996 |
徐治平 |
燃烧的向日葵 |
民族出版社 |
1996 |
张小克 |
《荀子集解》点校 |
团结出版社 |
1996 |
覃远雄、韦树关、卞成林 |
南宁平话词典 |
江苏教育出版社 |
1997.12 |
刘文勇 |
香港的早晨 |
香港华通出版社 |
1997 |
覃国生 |
壮语方言概论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1997 |
张增业 |
壮汉语比较简论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1997 |
黄可兴 |
《壮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》(合著,副主编) |
广西人民出版社 |
1998.02 |
韦树关 |
壮语概论(副主编)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1998.04 |
黄可兴 |
《壮语概论》(合著)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1998.04 |
韦达 |
壮文阅读与创作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1998.04 |
李子迟 |
大科技时代 |
中国人口出版社 |
1998.07 |
张泽忠 |
山乡笔记 |
漓江出版社 |
1998.12 |
覃国生 |
关于提高壮族地区初中教学质量论文集 |
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|
1998 |
覃国生 |
广西通志·少数民族语言志·壮语 |
广西人民出版社 |
1998 |
覃国生 |
壮语概论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1998 |
林建华 |
神秘的龙州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1999.04 |
冯仲平 |
中国诗学流变 |
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|
1999.11 |
容本镇 |
名著趣典 |
湖北人民出版社 |
1999 |
徐治平 |
旅人的凝望 |
广西人民出版社 |
1999 |
张晓勤 |
宁远平话研究 |
湖南教育出版社 |
1999 |
舒化龙、肖淑琴 |
广西通志·少数民族语言志 |
广西人民出版社 |
2000.01 |
农学冠 |
岭南神话解读 |
广西人民出版社 |
2000.05 |
梁成林、黄笑笑 |
时代足音——大学生调查报告集 |
广西教育出版社 |
2000.12 |
梁成林、黄笑笑 |
时代足音——大学生新闻通讯集 |
广西教育出版社 |
2000.12 |
梁成林、黄笑笑 |
时代足音——大学生作品集 |
广西教育出版社 |
2000.12 |
朱文雄 |
汉语论语法教学论纲 |
广西人民出版社 |
2000 |
吕瑞荣 |
教辅期刊编辑艺术论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2001.01 |
林建华 |
回眸与前瞻 |
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|
2001.03 |
韦树关 |
从磨合到整合——贺州族群关系研究(第四作者)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2001.05 |
李子迟 |
大学校园里的“第四只眼” |
中国民航出版社 |
2001.07 |
陆卓宁 |
海峡两岸文学——同构的视域 |
中国文联出版社 |
2001.08 |
张泽忠 |
侗族文学与文化 |
巴黎·法国芝兰出版社 |
2001.11 |
徐治平 |
中国当代散文史 |
中国文联出版社 |
2001 |
袁鼎生 |
审美生态学 |
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|
2002.09 |
海柳文 |
韩非子单音节动词配价研究 |
中国文史出版社 |
2002.11 |
袁鼎生、黄秉生 |
生态审美学 |
中国文史出版社 |
2002.11 |
容本镇 |
文学的感悟与自觉 |
中国文联出版社 |
2002 |
容本镇 |
悄然崛起的相思湖作家群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2002 |
耿文婷 |
中国的狂欢节——春节联欢晚会的审美文化透视 |
文化艺术出版社 |
2003.01 |
黎曙光 |
广西粤方言比较音韵研究 |
中国文史出版社 |
2003.05 |
张泽忠 |
蜂巢界 |
民族出版社 |
2003.08 |
黄晓娟 |
大学生活向导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2003.08 |
黄晓娟 |
雪中芭蕉——萧红创作论 |
中央编译出版社 |
2003.11 |
朱慧珍 |
广西苗族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2004.01 |
朱慧珍 |
民族文化审美论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2004.01 |
陈金文 |
孔子传说的文化审美研究 |
齐鲁书社 |
2004.01 |
韦茂繁、韦树关 |
壮族人学习普通话语音难点突破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2004.05 |
韦树关 |
汉越语关系词声母系统研究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2004.05 |
冯仲平 |
孙子兵法的现代意义 |
国防大学出版社 |
2004.09 |
黄秉生、袁鼎生 |
民族生态审美学 |
民族出版社 |
2004.12 |
金丽 |
圣经与西方文学 |
民族出版社 |
2004.12 |
陆凌霄 |
诗道 |
民族出版社 |
2004.12 |
吕书宝 |
满眼风物入卜书(易经研究) |
民族出版社 |
2004.12 |
苗军 |
在混沌的边缘处涌现 |
民族出版社 |
2004.12 |
徐治平 |
广西散文百年(上、下) |
民族出版社 |
2004.12 |
黄可兴 |
《广西散文百年》(上、下)(合著) |
民族出版社 |
2004.12 |
林建华 |
当代壮族作家研究 |
自治区项目红水河文化系列之一 |
2004 |
覃盛发 |
王一桃语言艺术魅力 |
当代文艺出版社 |
2004 |
朱慧珍、张泽忠 |
诗意的生存——侗族生态文化审美论纲 |
民族出版社 |
2005.02 |
蒋新平 |
出版预测学 |
中国物质出版社 |
2005.04 |
吕瑞荣 |
编辑定位艺术论 |
广西人民出版社 |
2005.05 |
覃盛发 |
一面高高擎起的爱国旗帜 |
《香港,东方的明珠》香港文艺家协会出版 |
2005.05 |
徐治平 |
行走美国 |
广西人民出版社 |
2005.05 |
蒙元耀 |
壮汉英词典 |
民族出版社 |
2005.06 |
杨宁宁 |
《史记》人物的性格与命运 |
群言出版社 |
2005.08 |
黄秉生 |
生态美学探索 |
民族出版社 |
2005.12 |
金丽、蔡勇庆 |
世界视野中的广西少数民族文学 |
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|
2005.12 |
黎曙光 |
南宁市周边地区平话与白话音韵比较研究 |
民族出版社 |
2005.12 |
金丽 |
广西少数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比较 |
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|
2005 |
农学冠 |
民间文学导论 |
民族出版社 |
2005 |
韦达 |
壮语文化论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2005 |
袁鼎生 |
生态视域中的比较美学 |
人民出版社 |
2005 |
张景霓 |
毛南语动词研究 |
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|
2005 |
黄秉生 |
生态·长寿·美——巴马长寿现象的生态审美诠释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2006.01 |
覃盛发 |
王一桃人物诗研究 |
当代文艺出版社 |
2006.02 |
陆卓宁、苗军 |
20世纪台湾文学史略 |
民族出版社 |
2006.05 |
黄可兴 |
《20世纪台湾文学史略》(合著) |
民族出版社 |
2006.05 |
覃盛发 |
新马文学评论集 |
新加坡斯雅舍 |
2006.05 |
林建华 |
新农村礼仪 |
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|
2006.06 |
张震英 |
《寒士的低吟——贾岛诗歌艺术新探》 |
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|
2006.09 |
吕书宝 |
民族特色文化与行为心理定位 |
吉林大学出版社 |
2006.12 |
董迎春 |
后现代叙事 |
贵州人民出版社 |
2006 |
董迎春 |
沉重的肉身 |
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 |
2006 |
董迎春 |
爱欲内外 |
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 |
2006 |
董迎春 |
相思湖诗群丛书(共九卷) |
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 |
2006 |
蒙元耀 |
壮语熟语 |
民族出版社 |
2006 |
蒙元耀 |
壮语常见植物的命名与分类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2006 |
苏志伟 |
黎明的指尖 |
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 |
2006 |
吕书宝 |
《易经》中的大智慧 |
东方出版社 |
2007.01 |
徐治平 |
徐治平散文选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2007.01 |
吕书宝 |
论高校教学改革与评估 |
中国言实出版社 |
2007.05 |
焦亚东 |
文之门─—钱钟书文学批评的互文性特征 |
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|
2007.06 |
徐治平 |
麻雀挽歌 |
作家出版社 |
2007.06 |
金丽 |
壮族历史文化导论 |
民族出版社 |
2007.07 |
李大西 |
慧眼看世界——关于生态美感本质的思考 |
民族出版社 |
2007.07 |
吕瑞荣 |
出版资源论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2007.07 |
韦茂繁 |
第五届国际双语学研讨会论文集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2007.08 |
韦树关 |
第五届国际双语学研讨会论文集(副主编)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2007.08 |
徐治平 |
天涯芳草——中外散文比较研究 |
作家出版社 |
2007.09 |
韦树关 |
京族喃字史歌集(国际音标部分) |
民族出版社 |
2007.09 |
冯仲平 |
中国文学史的理论维度 |
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|
2007.11 |
韦达 |
壮族婚恋习俗文化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2007.12 |
袁鼎生 |
生态艺术哲学 |
商务印书馆 |
2007 |
朱慧珍 |
富祿百年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2007 |
陆卓宁 |
和而不同 |
广西人民出版社 |
2008.01 |
吕书宝 |
民族高校文科人才创新素质培养 |
大众文艺出版社 |
2008.01 |
翟红 |
叙事的冒险——中国先锋小说语言实验探微 |
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|
2008.03 |
张泽忠 |
变迁与再地方化——广西三江独峒侗族“团寨”文化模式解析 |
民族出版社 |
2008.05 |
冯仲平、马现诚 |
中国文学史的理论维度Ⅱ |
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|
2008.06 |
马现成、王尔勃 |
民族高校文科人才创新素质培养 |
山西出版集团三晋出版社 |
2008.07 |
李运抟 |
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六十年 |
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|
2008.08 |
陆凌霄 |
越南汉文历史小说研究 |
民族出版社 |
2008.08 |
张泽忠 |
理性的曙光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2008.08 |
张泽忠 |
山乡纪事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2008.08 |
张泽忠 |
救太阳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2008.08 |
张泽忠 |
努志潭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2008.08 |
张泽忠 |
侗学研究新视野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2008.08 |
范秀娟 |
边缘之美——全球化语境中的少数民族文艺研究 |
[澳大利亚]国际华文出版社 |
2008.09 |
韦树关 |
壮语900句(副主编)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2008.11 |
欧宗启 |
印度佛教思想的中国化与中国古代文论的建构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2008.11 |
吕书宝 |
岭南民族民间文学主流文化因子论 |
大众文艺出版社 |
2008 |
王尔勃 |
马克思主义与文学 |
河南大学出版社 |
2008 |
韦顺莉 |
清末民初壮族土司社会研究——以广西大新县境为例 |
民族出版社 |
2008 |
韦顺莉 |
万承诉状 |
广西人民出版社 |
2008 |
袁鼎生 |
美海观澜 |
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|
2008 |
袁鼎生 |
生态视域中的特色学科建设与发展 |
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|
2008 |
张晓勤 |
新世纪高等教育改革探索 |
广西人民出版社 |
2008 |
耿文婷 |
信息化条件下军队基层文化建设 |
军事科学出版社 |
2009.06 |
黄平文 |
论文化接触对语言的影响——壮语演变的阐释 |
民族出版社 |
2009.09 |
汪业全 |
叶音研究 |
岳麓书社 |
2009.09 |
申扶民 |
自由的审美之路:康德美学研究 |
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|
2009.09 |
陈丽琴 |
壮族服饰文化研究 |
民族出版社 |
2009 |
黄晓娟 |
多文化背景下的边缘书写——东南亚女性文学与中国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比较研究 |
民族出版社 |
2009 |
蒋新平、李启军 |
景观美的描述与探析 |
大众文艺出版社 |
2009 |
吕书宝 |
民风民俗与古代文学 |
中国戏剧出版社 |
2009 |
石天飞 |
遗园诗集校注 |
巴蜀书社 |
2009 |
覃国生、谢英 |
老挝语——壮语共时比较研究 |
民族出版社 |
2009 |
韦树关 |
京语研究 |
民族出版社 |
2009 |
袁鼎生、龚丽娟 |
生态批评的中国风范 |
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|
2009 |
张晓勤 |
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研究与实施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2009 |
张柱林 |
一体化时代的文学想象 |
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|
2009 |
蒙元耀 |
壮汉同源词研究 |
民族出版社 |
2010.04 |
蒙元耀 |
生生不息的传承——孝与壮族行孝歌之研究 |
民族出版社 |
2010.04 |
陈丽琴 |
壮族当代小说民族审美导论 |
民族出版社 |
2010 |
冯仲平 |
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名家研究 |
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|
2010 |
刘华 |
俄狄浦斯的眼睛——伯格曼与电影哲学 |
福建教育出版社 |
2010 |
农学冠、吴盛枝、罗文青 |
中越民间文化的对话 |
民族出版社 |
2010 |
容本镇 |
岭外汉风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2010 |
袁鼎生 |
超循环生态方法论 |
科学出版社 |
2010 |
张永刚 |
东林党议与晚明文学活动 |
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|
2010 |
张晓勤 |
永州方言研究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2010 |
韦树关 |
五色话研究(第二作者) |
民族出版社 |
2011.04 |
何霜 |
忻城壮语语气词研究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2011.06 |
蒙元耀 |
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语言使用情况调查与研究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2011.11 |
韦树关 |
壮族传统古歌集(第四作者)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2011.11 |
康忠德 |
居都仡佬语参考语法 |
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|
2011.11 |
海柳文 |
十三经字频研究 |
高等教育出版社 |
2011.12 |
陈金文 |
壮族风物传说的文化研究 |
民族出版社 |
2011.12 |
魏继洲 |
形式意识的觉醒——五四白话文研究 |
民族出版社 |
2011 |
陈岸峰 |
《诗学的政治及其阐释》(获香港大学研究基金资助) |
香港中华书局 |
2011 |
张柱林 |
《小说的边界:东西论》 |
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|
2011 |
任连明 |
《说文解字》人体部位字研究 |
四川大学出版社 |
2012.03 |
张震英 |
《诗意的凝聚——姚贾诗派研究》 |
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|
2012.04 |
李忠敏 |
宗教文化视域中的卡夫卡诗学 |
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|
2012.05 |
蒙元耀 |
远古的追忆 |
北京:民族出版社 |
2012.07 |
陆晓芹 |
《布洛陀》 |
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|
2012.10 |
李大西 |
经尘中有你(散文集) |
中国文化出版社 |
2012.11 |
陈岸峰 |
《世说新语》(注译) |
香港中华书局 |
2012 |
董迎春 |
《反讽时代的孤寂诗写——当代诗歌话语研究》 |
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|
2012 |
黄平文 |
快乐壮语(壮语音像教材) |
桂林贝贝特电子音像出版社 |
2013.01 |
黄可兴 |
《汉语教程》(1-6册)(合译) |
越南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 |
2013.02 |
翟鹏玉 |
那文化生态审美学 |
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|
2013.03 |
范秀娟 |
黑衣壮民歌的审美人类学研究 |
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|
2013.09 |
杨宁宁 |
春秋战国及秦汉之食客文化 |
北京: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|
2013.12 |
魏继洲 |
丰富的偏激——论五四新文学运动中的钱玄同 |
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|
2013 |
陈丽琴 |
多学科视野下的壮族女性民俗文化研究 |
民族出版社 |
2013 |
陈岸峰 |
《战国策》(注译) |
北京中信出版社 |
2013 |
陈岸峰 |
《世说新语》(注译) |
北京中信出版社 |
2013 |
陈岸峰 |
《战国策》(注译) |
香港中华书局 |
2013 |
董迎春 |
《走向反讽叙事——20世纪80年代诗歌的符号学研究》 |
苏州大学出版社 |
2013 |
何霜 |
现代壮语句法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2014.02 |
梁敢 |
梁彭壮语体貌范畴研究 |
广西人民出版社 |
2014.03 |
黄可兴 |
《汉语入门》(上下册)(合译) |
越南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 |
2014.07 |
蒙元耀 |
壮语语音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2014.12 |
韦树关 |
中国京语词典(第一作者) |
世界图书出版广东分公司 |
2014 |
陈岸峰 |
《甲申诗史:吴梅村书写的一六四四》(获香港艺术发展局资助) |
香港中华书局 |
2014 |
李惠玲 |
清代岭西词人群研究 |
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|
2015.5 |
韦树关 |
民族语文教学研究(第三辑)(主编)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2015.07 |
黄平文 |
民族语文教学研究(第三辑,第二主编)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2015.07 |
杨宁宁 |
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广西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策略研究 |
桂林: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|
2015.07 |
吴纪梅 |
普通话口语表达教程 |
高等教育出版社 |
2015.09 |
汪业全 |
《八部古代汉语教材比较研究》(第一作者) |
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 |
2015.12 |
申扶民 |
广西西江流域生态文化研究 |
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|
2015.12 |
陈丽琴 |
广西环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民间文艺生态研究 |
民族出版社 |
2015 |
陈岸峰 |
《醍醐灌顶: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思想世界》(获香港艺术发展局资助) |
香港中华书局 |
2015 |
董迎春 |
《20世纪90年代诗歌身体书写的符号学研究》 |
苏州大学出版社 |
2015 |
蒙元耀 |
壮族古籍与古文字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2016.01 |
汪业全 |
《周秦至南北朝汉语语音规范研究》(第一作者) |
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 |
2016.02 |
陈金文 |
壮族民间信仰的传说学管窥 |
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|
2016.07 |
陆晓芹 |
“吟诗”与“暖”——广西德靖一带壮族聚会对歌习俗的民族志考察 |
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|
2016.10 |
陈岸峰 |
《文学考古:金庸武侠小说中的隐型结构》(获香港艺术发展局资助) |
香港中华书局 |
2016 |
陈岸峰 |
《甲申诗史:吴梅村书写的一六四四》 |
河北人民出版社 |
2016 |
张柱林 |
《桂海论痕》 |
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|
2016 |
何霜 |
壮语文教程(中册)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2017.08 |
韦树关 |
广西语言研究(第八辑)(主编) |
世界图书出版广东分公司 |
2017.09 |
蒙元耀 |
壮族伦理道德传扬歌研究 |
人民出版社 |
2017.11 |
张震英 |
《唐韵的阐扬——姚贾的理论内涵及传承影响研究》 |
人民出版社 |
2017.12 |
陈岸峰 |
《镜花水月: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思想与结构》 |
香港中华书局 |
2017 |
董迎春 |
《“独自走上我的赤道”——海子“大诗”谫论》 |
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|
2017 |
耿文婷 |
传播学视野下的军旅文化研究 |
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|
2018.04 |
李大西 |
仫佬族文化的生态智慧 |
民族出版社 |
2018.06 |
蒙元耀 |
壮汉词汇 |
广西民族出版社 |
2018.11 |
陈丽琴 |
中国工艺美术全集·广西卷·刺绣·印染·织造·服饰篇 |
人民美术出版社 |
2018 |
陈岸峰 |
《回首望长安:杜甫书写的“安史之乱”》(获香港艺术发展局资助) |
香港中华书局 |
2018 |
董迎春 |
《当代诗歌超验论》 |
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|
2018 |
董迎春 |
《多民族文化视野下的新世纪广西诗歌》 |
北京:中国社会出版社 |
2018 |
陈丽琴 |
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京族民间文化传承研究 |
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|
2019 |
陈丽琴 |
多学科视野下的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|
民族出版社 |
2019 |
陈岸峰 |
《沈德潜诗学研究》 |
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|
2019 |
陈岸峰 |
《疑古思潮与白话文学史的建构》 |
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|
2019 |
陈岸峰 |
《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书写其省思》 |
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|
2019 |
陈岸峰 |
《中国现当代小说的思想与艺术》 |
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|
2019 |
陈岸峰 |
《解构金庸》 |
广东人民出版社 |
2019 |
陈岸峰 |
《王羲之及其〈兰亭集序〉研究》(获香港艺术发展局资助) |
香港中华书局 |
2019 |